固定资产盘点出现“账有物无”如何处置最稳妥? -【云呐资产物联服务平台】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全部动态>阅读文章
固定资产盘点出现“账有物无”如何处置最稳妥?
云呐平台发布2025-07-04 09:347

固定资产盘点出现“账有物无”,是资产盘点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最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管理漏洞及责任纠纷。如何稳妥处置这一问题,直接关系企业管理规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一、“账有物无”究竟指什么?
“账有物无”即资产账面(系统记录)存在该项固定资产,但现场盘点时却无法找到实物或实物丢失。这种情况多由资产调拨、丢失、报废未及时登记引起。
常见表现:
  • 账面资产编号清晰,但现场找不到实物;
  • 责任部门不明确资产去向;
  • 实际资产被遗弃或丢失,但账务仍保留。
二、如何稳妥处置“账有物无”资产?(详细步骤)
(一)第一时间记录与确认
  • 盘点人员现场确认:
    • 填写《资产异常盘点登记表》,详细注明缺失资产编号、名称、规格、存放地点、账面价值等;
    • 拍照现场情况、存档记录;
    • 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
注意:现场不要急于做责任追究或擅自调整数据,以免干扰后续核查。
(二)迅速启动内部核查程序
  • 组成临时核查小组:
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行政、财务、审计、使用部门共同参与。
  • 核查资产去向:
    • 调阅资产调拨单、报废单、借用单等历史文件;
    • 现场询问资产原使用人、保管人;
    • 检查近年维修、报废记录,了解有无手续遗漏;
    • 必要时调取视频监控、门禁记录。
核查完成后,需形成详细书面调查报告。
(三)分类明确责任并作处理决策

根据核查结果,“账有物无”情况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处理:

类别
情况描述
处理措施
正常流程未登记
调拨、报废手续已走,但未登记入账
补办手续,补登记台账,财务正常销账
意外遗失损毁
无意损坏或不可抗力造成资产损失
提出报废申请,经审批后财务注销
人为责任
因疏忽或管理不当造成资产丢失
按公司管理制度追责或赔偿处理

(四)系统账务调整与记录
  • 经审批认可后,财务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对“账有物无”资产做销账或减值处理;
  • 资产管理部门需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同步调整,标记资产状态为“盘亏、已核销”;
  • 所有调整应保留清晰日志,财务凭证单据齐全归档。
(五)后续处理与防范措施
  • 资产责任人确认制度:
    • 对重点资产明确专人专责,每次盘点时资产责任人必须现场确认;
  • 加强日常管理巡检:
    • 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抽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流程优化与制度完善:
    • 优化资产调拨、报废等审批流程,减少手续遗漏;
  • 技术辅助手段:
    • 使用二维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技术,确保资产流动轨迹全程可追溯。
三、处理“账有物无”问题的注意事项(稳妥原则)
  • 谨慎调查,避免轻率追责:
不确定事实前,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或处罚。
  • 合规程序,避免财务风险:
所有核销资产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审批流程进行。
  • 记录完整,避免审计风险:
全过程保留文件记录、现场照片、审批单据,备查备审。

出现“账有物无”并非不可避免,但企业必须具备明确、高效且规范的处理流程,通过及时追溯、清晰界定责任、稳妥核销处理,避免后续管理风险。同时,企业应不断完善制度流程,借助资产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降低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友情链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工单管理系统 | 运维管理系统 | 数字孪生 | ITSS工具 | 动环监控系统
Copyright©2024 浙ICP备2024135582号    杭州鑫云呐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