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RFID 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资产管理。
1、硬件:是指计算机或其它系统的物理的,可接触的,具体的部分。RFID的硬件包括标签和解读器,以及需要用来校对,处理和传送所生成数据的计算机。
2、电磁干扰:是指一个无线系统或产品对它邻近的系统或产品产生的影响。
3、电磁波频谱:是指电磁波的整个频率范围。
4、电磁波:是指以波的形式发射出能量。包括无线电波,伽马射线和X射线。
5、电子商品防窃系统:是指有on或off两种状态的简易电子标签。当有人携带贴没有失电标签的物品通过一个门禁区域时,报警器发出声音。
6、高频标签:是指工作在13.56MHZ范围内的标签。
7、晶片:是指半导体材料的一块小而薄的圆形切片,比如一块纯硅,在切片上的一个集成电路可以成形加工。
8、移相键控:是指传输信息的一种方法,通过在波形的不同相位之间切换传输来表示数字数据。
9、欧洲商品编码:是指遍布欧洲,亚洲和南美洲使用的条码标准。它由EAN国际组织管理。
10、可扩展标识语言:是指因特网上广泛采用的共享信息的方法,它与操作系统无关,任何计算机都可以使用。
11、流控自装配:是指一项制造方法,其工艺包括很小的微芯片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的一个底座上流动,底座上有用来固定住芯片的孔。
12、频率:是指一个完整波形在一段特定的时段中重复的次数。1KHZ等于每秒钟1000个完整的波形。
13、频移键控:是指一种在不同频率间通过切换来传送数据的方法。通常,某一频率代表一个1,另一频率代表0。
14、全球贸易产品码:是指条码标准的一个扩展集,在国际间通用。除了制造商和产品目录,GTIN也包括运输,重量和其他信息。EPC可以为GTIN提供连续性。
15、电磁识别标签:是指一种可与外部解读器进行无线通讯的电路模块的存储设备。RFID标签是电磁识别标签的一种。
16、电子数据交换:是指在商业网络上共享数据的一种广泛认可的方法。
17、全能制造系统:是指基于自主的,功能完整的实体的相互合作来生产商品的一种方法,实体间有不同的并且经常冲突的实现目标。
18、工业,科学和医学频带:是指电磁波频谱的一组未授权的频率。对于那些使用工作在工业,科学和医学频带频率的通讯设备,不必从政府购买许可证。
19、用户数据包协议:是指管理网络上数据传输的一组通讯规则。
20、Internet协议:是指广泛应用在以太网上的TCP/IP协议组的网络层。用于链接到某一个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包的发送。
21、可视传输技术:是指要求商品可看见以被机器自动识别的技术。条码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是两种常见的可视传输技术。
22、逻辑门微芯片:是指电路上的小型开关,使芯片能够执行某些任务。
23、低频标签:是指以125KHZ的频率与解读器通讯的标签。
24、微芯片:是指一个微电子半导体设备,包含许多互相连接的晶体管和其他组件,也被称为芯片或集成电路。
25、微米:是指一个长度单位,等于一米的百万分之一或一毫米的千分之一。
26、调制:是指通过改变一个波的频率、相位或振幅来传输数据。
27、多路通讯方案:是指允许几台无线电发射器同时工作在同一个频谱中的方法。
28、纳块:是指一种极小的微芯片,其宽度大约等于三根人的头发。
29、网络:是指在用户之间传输声音,视频和/或数据的任何系统。
30、对象名解析服务:是指Auto-ID中心设计的一种系统,用来查询唯一产品电子代码并根据此码把计算机指向与商品有关的信息。
31、被动标签:是指不使用电池的RFID标签。标签从解读器产生的电磁场中获取能量。
32、EPC信息服务:是指通过EPC网络相关数据以PML形式来请求服务。通过EPC信息服务可以访问的数据包括,从Savant接收的标签解读数据、实例层次数据以及对象分类层次数据比如产品目录信息。
33、物理标识语:是指Auto-ID中心设计的,以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方式来描述商品的一种方法。
34、PML服务器:是指一台专用的计算机,将会响应对物理标识语言(PML)文件的要求,这些文件与私有的产品电子码有关。商品的制造商维护PML文件和服务器。
35、射频识别:是指使用无线电波识别唯一商品的方法。射频识别对于条码来说的巨大优点是激光必须看到条码才能识读,而无线电波不需要瞄准并可以穿过比如纸板和塑料的物质。
36、无线电波:是指电磁波频谱中低频末端的电磁波。
37、解读范围:是指解读器与标签可以通讯的距离。范围受解读器能量,通讯频率和天线的设计的影响。
38、只读存储器:是指在芯片上存储信息的一种形式,它所存储信息不能被覆盖。只读芯片比可读写芯片便宜。
39、读写:是指对信息读和写的能力。通常具有读写能力的RFID标签的芯片比同类的只读芯片贵。
30、询问器:是指一个RFID解读器。
41、解读器:是指解读器与RFID标签通讯并把信息以数字形式传送给计算机系统。
42、解读器冲突:是指发生在重叠场中的解读器发出的信号互相冲突时的问题。
43、实时内存事件数据库:是指存储频繁使用的数据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迅速的访问这些数据。
44、Sava:是指负责管理和传送产品电子码相关数据的分布式网络软件。
45、半被动标签:是指需使用电池来驱动芯片电路的RFID标签,但要从解读器获取能量才能通讯。
46、服务器:是指处理并执行对文件、网页和其他数字信息有请求的计算机。
47、智能卡:是指一个植入微芯片的塑料卡。一些智能卡包含有一个RFID芯片,可以借助解读器识别持有者而不需要任何身体接触。
48、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或程序。软件本质上是告诉硬件该做什么的指令。软件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并且一般分成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9、静态数据:是指不会变动的数据,比如像一件产品的原料成分这样的事实。
50、人造聚合物:是指由类似塑料的原料所构成的人造化合物。将来,这种特殊的人造聚合物可能因其价廉而取代现在使用的硅微芯片。
51、标签:是指射频识别设备的通称。标签通常被称为智能标签。
52、标签冲突:是指多个RFID标签同时向解读器发回数据时引起的冲突。
53、任务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组织和定制软件来自动完成批量任务的一种方法。
54、暂态数据:是指贯穿一个对象的生存期中的离散和间歇改变的数据,例如对象的位置。
55、工程工作小组:是指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团体,成员包括与因特网架构发展有关的网络设计者,操作者,投资商和研究者。
56、时分多址通讯技术:是指一种解决两个解读器之间信号冲突问题的方法。使用此算法可确保解读器在不同的时间解读标签。
57、传输控制协议:是指为了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而开发的一套正式的通讯规则。
58、无线电收发器:是指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当接收到预定信号时被激活。RFID标签通常被称为无线电收发器。
59、产品电子代码:是指Auto-ID中心的编码方案,它将会识别一件商品的制造商,所属产品种类和它的唯一序列号。
60、统一建模语言:是指一种对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建模的开放性标准方法。
61、统一代码委员会:是指在北美洲统一管理产品码,条码标准的非盈利组织。
62、统一产品代码:是指北美洲使用的条码标准。由统一代码委员会管理。
63、集成电路:是指芯片或微芯片的别称,各种集成电路组成了计算机的大脑。
64、超高频:是指300MHZ到3GHZ之间的波段。
65、XML查询语言:是指基于XML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的一种方法。对于使用Auto-ID中心的物理标识语言产生的文件可以用XQL查询。
云呐资产管理系统,结合十余年企业服务领域丰富经验。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以微应用、定制化专属服务,SaaS云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给以物联网资产追踪为核心,集资产管家、维保监管、智能运维为一体的创新资产集中运营生态圈。
点击开通免费试用:
点我提交申请
 |